翻页   夜间
乐旗小说 > 人在游神,见鬼起乩增损二将 > 第19章 第一次经历死亡,稀世珍品金钱鳌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乐旗小说] https://www.leqixs.com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找到了?

    这伤感的喊声,让林平山顿时一惊。

    竟然还真找到了?真就在自家侄子指的这个方向?

    没有迟疑。

    林平山也是立刻偏移方向,立刻靠近林平川的那条船。

    此时。

    林平川来到船头位置。

    王肉荣已经是用船镐勾住了‘郑同庆,正在和那位本家亲戚一起用力的往回拉。

    但能明显看出来,两人拉的非常吃力,脸色都已经涨红了。

    林平川立刻同样上手,抓住船镐的往回拉。

    很重。

    一用上力,林平川就感觉到一股远超常态的重量。

    虽然人在溺毙时,会下意识喝入大量的水,衣服也会被完全浸湿,但也不应该这么沉重才对。

    可现在已经是来不及想了。

    三个人一同使劲,一点点把飘在海面上的郑同庆往回来。

    将近半分钟后。

    郑同庆终于是从海面被拉上了船。

    这一刻。

    林平川无比清晰看到了郑同庆的死状。

    脸色惨白有些浮肿,四肢僵硬的失去弹性如同木头,雨衣上还挂着不少海草,雨裤里面更是灌满了海水。

    最让林平川疑惑的是...郑同庆的尸体腰部系着一根粗麻绳,而且系的很紧,足足打了好几个的死结。

    多年的渔民经验,令林平川一眼认出了...这根粗麻绳是拖网的绳子,只要这根绳子不解开,拖网就不会散掉。

    用了一大股劲的王肉荣,坐在甲板上大口喘着粗气,指了指那根粗麻绳道。

    “把这根绳子剪了,带同庆回去吧。”

    “估计同庆是出事时,想要靠这根绳子活下来吧,但可惜风浪还是太大了啊。”

    郑同庆的另一位本家亲戚,立刻就拿起甲板上的柴刀,准备立刻把这根绳子砍断。

    但站在旁边的林平川,认真考虑了两秒后,立刻阻止道。

    “等等,郑叔。”

    “我觉得这根绳子有些不对劲。”

    “不对劲?什么不对劲?”王肉荣顿时就紧张起来,更是连忙的出声问道。

    经历过六年前的那件事。

    再加上,林海恩先前看到过郑同庆,这让有些隐秘消息的王肉荣,格外重视那些鬼神之说。

    林平川拿起那根粗麻绳掂了掂,看向甲板上的两人,肯定道。

    “如果同庆哥的船沉了,那他想要活命的话,绝对不会在身上绑这根绳子。”

    “因为,这根是拖网的绳子,船要是沉了,拖网也会跟着沉下去,绑这根绳子只会让自己死的很快。”

    “那这根绳子,怎么会在同庆的身上?”本家亲戚也不懂了,完全不明白的出声问道。

    林平川用力的拽了拽绳子,感觉到另一端格外的沉重,随即看向两人示意道。

    “我也不知道。”

    “但我想把这根绳子给拽起来,看下另一端是咋回事。”

    说完。

    林平川便抓住绳子的中间端,将其系在船的羊角位置,确保即便是解开绑在郑同庆身上的死结,绳子也不会脱落。

    而那位本家亲戚也开始解着死结。

    将绳子从郑同庆的身上解开后,立刻便跟王肉荣两人,先把尸体抬到船的另一边。

    紧接着。

    三人同时抓住船边羊角的绳子,开始用力的往上拉着。

    绳子的另一端格外沉重,让用力拉着的三人脸色涨红,青筋暴露。

    “一、二!”

    “一、二!!”

    “......”

    在这齐声的呼喊中。

    绳子另一端的东西,被一点点的往上拉。

    先是捕鱼用的拖网露了出来,绳子还挂着些许的海草和淤泥。

    紧接着。

    在月光的照耀下,网包中的一条通体灿金色大鱼,隐隐约约的浮现在了海面之下。

    一边用力拉着,一边好奇看着另一端是什么东西的三人。

    看到那隐约的形状和颜色,霎时就愣住了,那原本憋住的一股劲,更是下意识的卸掉了。

    网包再度沉入了水中。

    可郑同庆的本家亲戚,却是瞪大眼睛,难以置信的呆滞道。

    “那是什么?”

    “黄瓜鱼?是不是一条大黄瓜鱼?”

    平时杀猪为生,基本不出海的王肉荣也是激动拍了下大腿,更是死死的拉住绳子,避免松掉。

    “他娘的,是大黄瓜鱼,绝对是大黄瓜鱼啊。”

    “而且看那大小,得有一百多斤,至少是得有一百多斤!!”

    林平川亦是有些心惊。

    靠海吃海的他,单从那份金光和形状,已经确定网包里绝对是条极其少见的大黄瓜鱼。

    大黄瓜鱼,也叫做黄唇鱼,有的地方称为金钱鳘。

    这是海里最值钱的鱼,尤其是它身上的鱼胶,比起黄金都要贵。

    从刚刚看到的大小来判断,网包中的那只金钱鳘,至少能卖出十几万块。

    这没有半点的夸张成分。

    岭胜村外面这片海,每隔几年都会有人捕到金钱鳘。

    最近是在三年前,有人捕到了一只一百二十斤的金钱鳘,最后卖出了十万块钱的价格。

    而刚刚网包里的这只,比一百二十斤只多不少,价格肯定也会更高。

    这一刻。

    林平川终于明白了,为什么郑同庆会执念难消,更会找到林海恩了。

    昨晚之所以那么大风浪去捕鱼。

    郑同庆就是为了给自己老婆凑手术费,捕到了这条大黄瓜鱼,原本是能轻松凑齐手术费了。

    但很可能是在拉网的时候,这条大鱼横冲直撞,再加上风浪太大,直接让船撞到了暗礁上,根本没办法返航了。

    在自知活不下来的情况下。

    郑同庆直接把拖网的绳子系在了腰上,即便是死,也要保住网包中的这条大黄瓜鱼,保住自家的老婆。

    而他为什么那么着急,找上自家孩子。

    原因就是...刚刚拉出网包时,能看到那条鱼明显是已经死了,而且还泡了有一段时间了。

    这要是等到明天再来的话。

    即便是找到郑同庆,也发现了网包里的这条大黄瓜鱼,那估计也都已经臭了,很难卖上价了。

    想到这里。

    林平川不禁有些庆幸,还好他来了,还好郑同庆找到了自家儿子。

    稍微平复下心情。

    林平川立刻朝已经驶到旁边的林平山招呼道。

    “哥,赶紧来搭把手。”

    “同庆哥留下的网包里,有一条大黄瓜鱼,我们赶紧把它拉上来,这样同庆嫂的手术费就有着落了!!”

    ......

    岭胜村的码头。

    此时,除了郑同庆的媳妇,和来劝她的亲戚外。

    林母和陈燕、张明月两妯娌,同样也是焦急的等待着,分别拉着林海恩和林永杰两个孩子。

    离两兄弟出海寻找郑同庆已经是足足过了三小时,结果到现在都还没回来,实在是让林家人有些说不出的担心。

    站在旁边的莫三姑,看着忧心忡忡的林母,有些懊悔的自责道。

    “哎呦,十五,这都怪我啊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当初我多拦几下,平山和平川两人就不会出海了。”

    “这大晚上的出去,确实有点不安全,怎么也不差这一晚上才对。”

    林母拉住莫三姑的手,轻轻的拍了拍,虽然满心担忧,可还是颇为真诚的安慰道。

    “三姑,这不怪你。”

    “平川的性子我知道,今天他要不去的话,怕是一辈子都不安心。”

    “应该不会有事的,这风浪都小了,应该也快回来了。”

    穿着棉衣的林海恩,看着不远处那哭个不停的妇人,有些疑惑的歪着脑袋,看向陈燕奶声奶气道。

    “妈妈,郑婶婶在哭什么?要不要我拿块饼干给她。”

    “平时我难过的时候,你都是给我块饼干,我就不哭了哩。”

    陈燕揉着林海恩戴着帽子的脑袋,强忍下担忧的温声答道。

    “海恩。”

    “郑婶婶在担心同庆伯伯,就像现在妈妈在担心爸爸一样,但她比妈妈更担心,更难过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,就算你给再多的饼干也没用,懂了吗?”

    林海恩半知半解的‘哦了一声,悄悄掰了块藏在口袋里的饼干,塞到嘴里满足的嚼了起来。

    又过了两分钟。

    “轰轰轰———”

    吵闹柴油机的声音,在远处的海面上响起,还能隐约看到两艘船。

    “回来,平川、平山回来了。”

    “终于回来了,不知道有没有找到同庆啊。”

    “诶,只有两艘船,同庆怕是......”

    “......”

    在众人的议论声中。

    两艘渔船终于是来到码头。

    刚固定好船只。

    林平山和林平川两兄弟,抬着用竹席裹着的郑同庆尸体,小心翼翼的走到他媳妇面前放下。

    林平川似乎喉咙被什么堵住了,但还是压抑着沙哑道。

    “嫂子。”

    “同庆哥,他...他走了,我们找到他的时候,就已经...走了。”

    此话一出。

    妇人顿时双腿一软,揭开裹着郑同庆的竹席,看到那浮肿惨白,毫无血色的面容。

    先是难以置信的呆了呆,而后瞬间趴在郑同庆身上,嚎啕大哭。

    “啊,当...当家的,你咋走了啊。”

    “你怎么舍得丢下,我和孩子啊,你怎么舍得啊,呜呜。”

    妇人的哀嚎大哭声,令码头上的每个人,都有些说不出的难过。

    陈燕看到竹席上的那具尸体,一时间也是有些不适,更是连忙伸出手捂住了林海恩的眼睛。

    每过几秒。

    其中一位跟着出海的本家亲戚,忽然从船上站了起来,手里也抬着个东西,朝着码头上的妇人大喊道。

    “嫂子,你别哭,先别哭了。”

    “同庆哥,他死的不难过,不难过,他给你留了个好东西。”

    “大黄瓜鱼,他替你抓到了一条两百斤的大黄瓜鱼,给你凑齐了手术的钱,他是笑着走的啊。”

    一边说着。

    郑同庆的三位本家亲戚,抬着用棉被裹着的大黄瓜鱼,也来到了码头上,更是立刻将棉被打开了。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