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页   夜间
乐旗小说 > 双穿鉴宝:听泉,你看龙椅不 > 第160章 交汇与碰撞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乐旗小说] https://www.leqixs.com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周朝,洛邑。

    257年时间转瞬即逝。

    公元前第500年,周敬王姬???ài)二十年。

    周王室持续衰微,诸侯势力逐渐崛起。

    各诸侯国之间相互攻伐、兼并,礼崩乐坏的局面更加严重。

    五十一岁的孔子研究了大半辈子典籍,但对‘道的真谛仍未完全领悟,于是再次向老子求教。

    这是他们的第三次会面。

    第一次会面在周朝的礼乐制度基本废弛时。

    孔子听闻老子在洛邑任守藏史一职(图书馆馆长)。

    老子博古通今、明道德之要,于是孔子前往洛邑向老子问礼。

    第二次会面是在周王室发生内乱,老子辞官归乡。

    孔子那时已三十四岁,人到中年却没能实现理想,于是前去求问。

    第三次会面就在今天。

    阳光透过树梢洒满林间。

    两人相对而坐,这林间的一方天地,便是他们畅所欲言的最佳场所。

    纪由藏在一棵树后偷听。

    “我特来向先生请问,何道能解。”

    老子淡然道:“无道能解。”

    “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”

    不强求,不干预,让万物按照自己的本性发展。

    在这次会面之中,孔子如同前几次那般,又得到了与之相似的答案。

    纪由抬了个茶几走出去。

    两人看着突然冒出来的人被吓了一跳。

    他们的小厮欲上前阻拦。

    纪由:“诶,别紧张,交流!我们一起交流。”

    他放下茶几倒上茶水,拿了个盆给乌骓也倒上。

    老子看他这随性的动作询问道:“你是何人?”

    “无名小卒。”纪由将杯盏推给他们,“我刚刚听见孔丘的问题了。”

    孔子开始回忆,今天好像没有说自己的名字吧,他怎么知道自己的名字。

    “有何高见?”

    在先秦时期,道家和儒家并没有那么清晰的区分。

    他们都讲道,不仅儒家和道家都讲道,兵家也讲道。

    孔子在问什么路能拯救现在这个礼崩乐坏的局面。

    他所倡导的‘仁政在兼并战争为主旋律的时代难以推行。

    好在有鲁定公提拔,他能在鲁国实现自己的政治寄托。

    纪由坐在一旁,目光在孔子和老子身上来回打量。

    他们可以时不时地捋捋胡子,尽显智者风范。

    纪由只能用手指轻轻摩挲着杯壁。

    孔子与老子,见纪由半晌都没有开口说话。

    二人很是默契地捧起面前的茶杯,轻轻吹开浮在水面上的茶叶。

    抿了一口,细细品味着那茶香在唇齿间散开的美妙滋味。

    整个氛围宁静而又愉悦,微风轻轻拂过,带来林间树叶的沙沙声。

    纪由见他们并没有追问,心里悄悄松了口气。

    他贴心地摆弄起桌上的茶点来。

    纪由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跟他们论道。

    他只是想打好关系搞点典籍。

    纪由将盛着枣糕和提拉米苏的盘子轻轻推向他们,“尝尝糕点。”

    孔子没动食物,而是询问他,“你的道是什么?”

    纪由还是没逃掉,直言回答:“我应该算是没有道吧。”

    孔子听到这个答案有些不懂,看纪由的外表应该算个贵族。

    身为贵族怎么可能不念书没有思想呢。

    他询问道:“为什么?”

    “如果非要说的话,应该就是这句话。”

    两人不明白露出困惑的神色,哪句话?

    “你刚刚说的那句‘为什么。”

    “这三个字就是我的道。”

    为什么是一切思想的源头,没有哪句话比这句话更接近真理。

    “探寻真理的欲望就是我的道。”

    古稀之年的老子听到这句话忍不住露出惊讶的神色,他赞叹道:“妙,极其妙!”

    他喃喃道:“思道便已近道。”

    孔子微微皱着眉头,目光中透着思索与期许。

    他觉得眼前的年轻人似乎很善于思考。

    心中便萌生出想要与之深入探讨一番的想法。

    孔子抛出了一个萦绕在心头许久的问题:“如何能解决现状?”

    纪由摇了摇头,看过去比展望未来更清晰。

    分封制从诞生起便自带诸多劣势。

    它所引发的种种问题,可不是靠着什么简单的治理办法就能轻易改变的。

    那是扎根于社会结构与制度之中的①痼(gù)疾。

    孔子听到纪由这否定的回答,不禁微微垂下眼睑。

    他的心中却依旧坚定如初,一定可以通过恢复周礼,让这天下恢复往日的和谐。

    孔子喃喃自语:“志士仁人,无求生以害仁,有杀身以成仁。”

    他话语里满是为了心中理想甘愿奉献一切的决然。

    纪由看着孔子眼神里那不容动摇的坚定,一时间竟有些愣神。

    他半懂不懂的时候一直觉得儒有些虚伪。

    随着对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深入了解。

    其实像孔子等先秦诸子百家的学者们,在阐述自己的思想主张时,是为了找出路。

    虽说他们每个人所关注的角度各有差异,思想观念也是大相径庭,各自秉持的社会立场更是不尽相同。

    可令人奇妙的是,他们在本质上却又是统一的。

    那便是希望天下能够太平安定。

    无论是墨家所留下的平等、互利、兼爱的理念。

    还是道家所倡导的真实、自由、宽容的思想。

    亦或是法家所坚持的公开、公平、公正的准则。

    以及儒家所推崇的仁爱、正义、自强的品德。

    它们汇聚在一起,共同构成了后世民族无比宝贵的精神遗产。

    他们本身并不虚伪。

    只是到了后世,出现了一些人,他们打着尊孔读经的旗号,却全然没了那份对思想的敬畏与真诚。

    他们将儒家的思想当作一种手段,用来谋取私利,达成自己那些不可告人的目的。

    原本纯粹的哲学思想,在他们的歪曲利用下,染上了浓厚的功利色彩。

    儒和儒亦有差距,先秦原始儒学和董仲舒的儒学已经很不一样了。

   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,这是先秦儒家的观点。

    虽然不平等但也对等。

    君仁、臣忠、父慈、子孝。

    但君不仁则臣可不忠,父不慈则子不孝。

    先秦儒家想要的是人人各司其职,遵守规则的和谐世界。

    而董仲舒将思想哲学体系变成了工具,儒学成了儒术,思想成了命令和服从。

    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    ①痼(gù)疾:指经久难治愈的病。喜欢双穿鉴宝:听泉,你看龙椅不请大家收藏: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