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页   夜间
乐旗小说 > 脑变 > 第1389章 开拓和改造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乐旗小说] https://www.leqixs.com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黑暗中曾凡伸出右手,周围岩体中无数的原子向他手中聚集。

    领悟了时空位移的原理后,曾凡感觉能力一下子增强了,多了无限的可能,很多新的技能等待他去开发。

    宏观物体都可以远程传送了,用在微观粒子上面,尤其是原子分子的层面,不但操作范围更大,可操作的数量也一下子提升了好几个级别。

    能做到什么,不是受限于他的能力,更多是受限于他的想象力,能想到的很多事情,过去做不到,甚至认为天方夜谭的事情,现在好像都变得轻而易举。

    不到一分钟时间,曾凡手上就多了一个晶莹剔透的水晶球,他的手掌收回,能量球并没有落地,反而向上缓缓升起,一点光亮从中心散开,迅速照亮整个球体,继而照亮了整个大厅。

    随着水晶球的上升,亮度逐渐提高,水晶球升到了大厅最高处的尖顶位置,整个大厅全部照亮。

    光芒照耀之下,整个近三千平米的地下空间周围石壁都在发生变化,花岗岩中的硅、氧、铝、钠、钾、钙、铁、镁等等元素都在重新排列组合。

    原先的分子结构被彻底打散,重新结合成一种更均匀,更致密的新型材质。

    花岗岩是一种深层酸性火成岩,是石英、长石、云母、角闪石等多种矿物混合而成,不同地区的花岗岩成分都有很大差别。

    从分子层面分析,又可以看成是多种元素的含铝硅酸盐混合体,二氧化硅,氧化铝,氧化钙,氧化铁,氧化镁,氧化钾等等都可以找出来。

    这些岩体都是地球亿万年的地质活动中,岩浆从地球内部涌出进入地壳,混合地壳中其他成分,经历漫长的时间冷却才得以形成,随后又在地球版块运动的挤压过程中,上升到现在的位置。

    在地球表层天然形成的岩体中,无论硬度,还是密度,这里的花岗岩都已经是排名前列的存在了。

    曾凡想要就地取材,将墙体改造成碳纳米管一样的新型结构,要有更高强度,最主要的是能将地球内部传来的热量有序的收集起来。

    不然的话,接近五百度的高温,对人类来说,实在太不友好了。

    原先他知道地心有大量岩浆,从没想到地下会这么热,按照海平面高度计算,这才不过深入七千多米,还在地壳层的表面,可以想象下面的温度会有多高。

    把他在能量球中用到的热电转换技术加以运用,不需要什么核能,太阳能,光是地热能就够全球人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了。

    在地下,最需要考虑的不是能量够不够用,而是能量多到不需要,得有办法排解出去,否则,光是高温就会要人命。

    收集能量曾凡已经有了心得体会,也有了成熟的方案,一种是重核聚变,合成铁以上的元素,另一种是氦核裂变,变回氢元素,都需要吸收巨大的能量。

    这些消耗巨大能量形成的元素,在适当的时候还可以反向释放能量,简直是储存能量的最佳途径。

    曾凡在能量球中的尝试,更多的是通过轻核聚变获取能量,氦核裂变虽然也可以通过收集能量进行,但无论是飞鹰、神鹰、能量球,还是他身上穿的防护装备,实际收集的能量都很有限,大部分能量都被自身用掉了,氦核裂变制备的氢数量很少,只能说聊胜于无。

    现在能量过剩的情况下,这种储能方式就可以大展身手了。

    不仅可以制备通过吸能裂变制备轻核元素,还可以通过重核聚变制备需要的重金属元素,简直就是一举两得。

    碳纳米管的神奇特性源自于碳元素的特殊排列结构,每种不同的元素都有自己的特性,只是大自然的环境中它们都处于混杂的状态,特性都被淹没了。

    除了碳元素以外,人类利用最多的就是硅元素,硅是亲氧元素,自然界中大多数都是以二氧化硅的分子形式存在,地壳中硅元素是仅次于氧元素,质量第二多的元素,占比超过百分之二十六,而碳元素占比都排不进前十名,占比百分之零点一都不到。

    对曾凡来说,想要高效率改造这个地下空间就要就地取材,利用好硅元素就是最便捷的方法。

    硅原子和碳原子最外层都有四个电子,在化学反应中,它们既不容易失去电子,也不容易得到电子,主要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化合物。

    两种元素单质都具有金刚石结构,每个原子与四个相邻的原子形成共价键,构成正四面体结构,向周围空间发展形成立体网状结构。

    不同的是硅原子多一个电子层,原子半径更大,这就使硅原子形成的化学键比碳的化学键长得多且弱得多,导致硅化合物的稳定性较差,化学反应活性相对较高。

    原子特性使得无论是硅晶体还是硅化合物,在强度方面都不如碳,不过差距也不大,二氧化硅单晶体形成的水晶硬度不如碳晶体形成的钻石,但是硅其他形态的材质弹性模量好于碳材质。

    曾凡开始轻车熟路的制造硅纳米管,并且利用能量球的微型机器人同步制造硅基微型机器人,进一步制造更多硅纳米管,并且按照他的设想在岩壁内进行排布,改造这片地底空间。

    在蛮荒世界,曾凡制作过多种类型的纳米管材料,进行过一系列的对比测试,碳纳米管的综合性能最好,单一材料更容易制造和设计,所以能量球采用了碳纳米管为主要材料。

    硅纳米管强度方面不如碳纳米管,可是光学性能,电学性能,隔热性能等方面都优于碳纳米管,尤其是隔热性能,在这片地底空间来说,实在再合适不过了。

    用来制作晶体管,大规模的集成电路,某些方面性能还高于碳纳米管,也更方便收集岩壁外面的热量,精确的控制集中,完成重核聚变,制造需要的重金属材质。

    此外,二氧化硅作为一种数量庞大的分子材料,可以组合成水晶,石英,硅胶,气凝胶等多种可硬可软的特殊材质,配合他内置的纳米管电子电路控制,可以根据需要从硬到软改变形态,作为地底空间最主要的材料,简直再合适不过。

    曾凡的意识仿佛一台可以不断增加线程的超级计算机,同时控制空间周围的无数原子有序的排列重组,完成一项项精确无比的工作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更多不同功能的微型机器人不断的被制造出来,加入地下空间的改造大军,地热能为它们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,让它们可以永不停歇的工作。

    初期的忙碌过后,曾凡的工作越来越轻松,大部分工作都由批量生产的机器人协同完成,他只需要提出设想,安排工作任务就够了。

    几个小时过去,这片地底空间不再漆黑一片,也不再闷热无比,已经彻底变了模样。

    原先的石壁尖顶消失不见,变成了和外面看不出差别的蓝天白云,还有和外面同步移动的太阳,空间内也充满了清新的空气,温度变成了最舒适的状态。

    地面变成了辽阔的草原,周围是成群的牛羊,脚下是柔软的草地。

    这一切当然都是虚拟出来的,虽然是假的,能让他心情舒畅,不像开始的环境那么压抑,也足够了。

    以后,他会让这里一点点变的真实起来。

    可惜,那个进入未知空间的能量球仍然一动不动,仿佛真的进入了没有时间的世界。

    曾凡仍然觉得能量球可以传送回来,只是他还没有找对方法,可是他能试的方法不多,一直传送微型机器人不行,早晚会把能量球完全填满,传送到能量球外面,那么就会去到另一片未知空间被定住,或者干脆传送失败。

    又研究了一个多小时,仍然没有找到头绪,空间顶部虚拟的太阳已经西落。喜欢脑变请大家收藏: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